张文宏:中国封城争议落下帷幕

张文宏展望国际抗疫(三): 英美防疫策略发生根本转换,国际合作抗疫是大趋势

1、背景:国际疫情最新进展

随着世界疫情的发展,英国、美国的疫情防控策略也在不断加强。英国在3月15日宣布“吓了世界一跳”的“群体免疫”政策后,迫于国际疫情,本国国民及国际舆论的质疑和压力,在4天后就宣布关闭全英学校,伦敦部分地铁站将无限期关闭,而英国目前2万军人进行高度戒备的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响应未来的紧急状况。最新的消息显示,伦敦即将关闭全部餐厅、酒吧、健身房、电影院等娱乐场所。

张文宏:各国封城英美策略急转 中国争议落下帷幕

而美国自1月21日确诊首例新冠病例后,特朗普多次表示了“美国人民面临的风险仍然非常低”等观点。但进入3月,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美国包括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多州进入了紧急状态。美国也不断升级了处理措施。

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月29日紧急下放权限,允许全美有资质的医院实验室开发并使用自己的新冠病毒感染检测手段,以提升检测速度。受疫情影响,采取停课或上网课等措施的美国高校名单不断增加,哈佛大学3月10日通知该校学生在15日之前搬出校园宿舍,且在接到进一步通知之前不要返校。其他停课或改为上网课的美国知名高校至少还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印第安纳大学等。3月16日,旧金山宣布自午夜起封城,除非有必要的外出,市民被要求待在家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以创纪录的速度启动了试验性COVID-19疫苗第一阶段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在西雅图地区进行,参与者为健康成年人。

3月18日,美国政府宣布从美国国际发展署的应急储备基金中拨款6200万美元,着手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这些资金将用于受COVID-19疫情暴发影响或处于疫情高风险的发展中国家的关键干预措施。美国股指10天内四次熔断。3月19日 晚,美国加州州长宣布全州“封城令”,要求该州4000万居民留在家中不要出门,以防止新冠疫情蔓延。3月20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美国国务院宣布暂停所有常规签证服务。

2、封城,中国争议落下帷幕

从2019年末至今,新冠疫情逐渐蔓延至全球。令人耐人寻味的是,中国虽然在2月末已经通过国内采取的各项措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抗疫成果,但欧洲和北美各国在疫情初期采取的仍是 “走一步看一步”的策略。前者积极抗疫,短期效果显著,经济受损严重,后续还要长期接受输入性风险的考验;后者短期经济影响小,但是长期可能酝酿更大的风险和经济危机。

随着欧洲各国和美国疫情的逐渐发展,我们发现,各个国家都逐渐开始采取了类似于中国lock down(封城)的策略。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国家,相继宣布把国家边境或城区边境关闭。而建议居民“不要出门“、关闭餐厅、娱乐设施等之前被部分国家质疑是否过于强势的措施,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收并实施。

过去3个月已经证实,新冠肺炎的传播性、致病性都构成了大流行病的必要因素。事实上,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曾数次和大流行病进行过搏斗。对于一些在很大范围内蔓延开来,并造成群体性的伤害和死亡的大流行性疾病,我们有个大家可能更耳熟能详的的词语,那就是“瘟疫”。无论曾经横扫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肆虐全球的恒河大霍乱,还是1918年的大流感,都曾经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在过去数百年间,人类对于疫情的控制,往往会采取同样的措施,那就是控制传染源及隔离。以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疫情为例,当时威尼斯人不准有疫情船只的船员登陆,要求他们必须隔离14天。

因此,一个合理的抗疫策略需要时间去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历史是个闭环,回顾本次疫情,我们也不难发现,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当我们再次面对一个新发的,传染性极强的流行病,一旦到达暴发级别,经典的控制传染源,传统的隔离措施在疫情的初期可能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些看似古老,甚至不近人情的措施,可以在有效药物或疫苗问世前,为人类争取宝贵的时间,从而减少这些新发疾病对人类的威胁。这也是中国在本次新冠疫情中采取的措施,而世界各国,无论医疗卫生系统先进与否,在初期以“保经济”为主的措施未能明显控制疫情后,也逐渐接受并认可了这一“传统”的方法。在最后,病毒不分国界,人类应该克服偏见,合作抗疫才是制胜之道。

张文宏:各国封城英美策略急转 中国争议落下帷幕

3、人类合作抗疫,大流行病的真正解药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取得了抗疫的初步胜利后,政府各部门、医务工作者、科学家们积极地将这场战役的经验,不断地和全世界分享,也为其他国家的防控措施提供了诸多参考。数十场网上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已经开展,王辰院士、曹彬教授团队与钟南山院士团队的早期高质量论文的发表都为世界认清病毒,制定合理抗疫方案做出了重要的帮助。中国科学家团队早期公布基因组数据更是成为国际快速研发诊断试剂和疫苗的基础。如今,中国也已经派出了多只救援队,笔者的好友中山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林炳亮出征塞尔维亚,复旦大学上海公卫中心钱志平2周前已经抵达伊朗,更多的专家现在正赶赴欧洲的疫情震中意大利。

在近期的多场国际会议中钟南山院士、张文宏教授、曹彬教授等专家也和国外多个国家的各个层面的临床专家、公共卫生专家、政府官员交流抗疫心得。

张文宏:各国封城英美策略急转 中国争议落下帷幕

▲2020年3月7日,首届新冠肺炎多学科论坛

在美国疫情日益严重之时,两国之间科学家和临床专家的民间交流没有停止。在2020年3月13日,来自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美国100多家顶尖医院的主任、CDC十几名工作人员、美国参议院前多数党领袖和公共健康委员会主席等近三百名人士参与了这场线上交流。张文宏教授、曹彬教授、彭志勇教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诊治经验。

张文宏:各国封城英美策略急转 中国争议落下帷幕

会议的一名参会者,上一任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是Bill Frist,本人是医生出身,也是以前参议院医疗委员会主席,主导美国最大的医疗系统之一HCA Healthcare。他将张文宏教授关于“大城市防疫战中的确诊经验”放在了自己的播客(Podcast)的首页上。并在推荐中写到:中国的经验,是我们不了解的知识,若能尽快应用,可以帮助救治数以万计的美国人。

张文宏:各国封城英美策略急转 中国争议落下帷幕

同期,上海团队就快速早期诊断与隔离,抗病毒药物的选择,重症患者救治等形成了具有独特意义的上海共识,并以英文版与国际同行交流,作为国际抗疫的参考。

4、地球是平的,我们是共同体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撰文评论此次新冠疫情中提到,真正的保护来自于可靠的科学信息共享和全球团结一致。地球是平的,我国通过充分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国内学者不断发出的中国声音,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担当,也呈现了我国科学家们宝贵的学术思想和价值。此次疫情中,我们欣慰地发现,各位值得尊敬的医疗领域工作者、学者、科学家也一起组成了中国面对世界的一张名片。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也是值得国人骄傲的。在未来,我们也期待,并相信,中国感染性疾病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将会在国际上拥有越来越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千年来,人类一次次勇敢地与瘟疫搏斗,而其中获得的重要经验也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暴发于14世纪中后期的黑死病,被部分西方学者认为“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尼采说过:“那些试图打败你的却没有打败你的事将使你更坚强”。面对疫情,我们需要学习,需要交流,需要合作,就像历史一次次证实的那样,光明和希望永远会萌发于黑暗之中。我们会继续努力,我们会常怀希望。

就像那首亘古流传的诗歌所唱

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