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公里巡检路,20米天线杆,他一干就是十几年

浙江省军区某无线电分队三级军士长吕应科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巡检一线--

默默的登攀者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罗正然通讯员童玮宋宗伟

连续多日的小雨后,杭州郊区天空放晴。在一片群山环抱的盆地里,矗立着数十根高低错落的天线杆。这里是浙江省军区的无线电通信天线场。

爬线杆钻窨井、战严寒斗酷暑,为保证每架天线都能顺畅工作,某无线电分队三级军士长吕应科十几年如一日行走在这条13公里长的巡检路上。

去年3月,浙江省军区举行高级士官军衔晋升仪式。那几天,吕应科特别开心,不时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新军衔,笑得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

2001年12月,吕应科参军入伍。接到入伍通知书的那天,得知自己将在风景如画的杭州当兵,吕应科内心十分欢喜。哪知营区在杭州的一处山沟里,延绵起伏的丘陵成了繁华与寂寞的"分水岭",他有些沮丧。

吕应科有一股不服输的劲。他认定,即便蹲守在山沟里,也能做出一番成绩。使命一旦扎根心中,便会迸发出无穷力量。吕应科加班加点背电码,不到半年,上万条电码就烂熟于心。

2006年,发信台天线升级换代,连队让吕应科担任分队长。重新架设的天线杆每段重200多斤,要靠人工一根根搬运安装,而天线杆基座选址分散在田间、荒地和山顶,难度可想而知。作为分队长的吕应科叫上一名老兵,两人抬起天线杆就往山上爬。分队长作表率,大家的干劲被激发出来,仅20天,天线被全部架起。

吕应科和战友们的日常工作,是反复攀爬20米高的天线杆,查看天线有没有锈蚀,接头连接是否牢固;然后掀开天线杆底座下的窨井盖,钻下去查看电缆头有没有进水,线路是否存在异常。战士们有时自称:"我们工作的范围只有这20米。"吕应科却说:"这20米的登攀,是一名通信兵的军旅登攀路,任务单调却不简单,距离不高但使命崇高。"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