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去世44周年

  仍记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12岁那年,因家里贫困,只好离开苏北老家,跟伯父到沈阳去读书。在租界地里,他目睹了中国同胞受欺辱的情景,心情非常沉重。

  一次,校长来给大家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 有的说 :“为做官而读书”; 有的说 :“为父母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坚定地回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为中华之崛起努力读书,以后,他也是为了这个目标,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仍记得:周总理风雨外交路


日内瓦舌战十六国

  △1954年4月21日,日内瓦和平会议在瑞士召开。图中为中国时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

  1954年4月,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不久前还在朝鲜战场上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代表同时来到日内瓦。这是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中国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与以杜勒斯为代表的“十六国”在日内瓦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激战。

  周恩来通过台前幕后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不但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宴请尼克松智选欢迎曲

  周恩来与尼克松历史性的“干杯”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为尼克松一行举行国宴。周恩来为了让尼克松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特地挑选了尼克松就职时选的曲子,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为智慧的选择。

  尼克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这一段时写道:“当我听到这首我熟悉的美国民歌时,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智答美国记者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铭记:周恩来语录

  1、青少年时代,他就立志“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认定“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

  2、他经常说:“一个人站在领导地位,不虚心,不平易近人,自以为了不起、什么都懂,只要有这种思想并且在作风中表现出来,就危险了。”

  3、他毕生严以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他说:“对自己应该自勉自励,应该严一点,对人家应该宽一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4、他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5、他说:“死我并不怕。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是七十七岁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是这二十几年的时间,总应该把国家建设得好点,人民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马克思那里报到,才感到安心。现在这种状况去报到,总感到内疚、羞愧。”

  6、逝世前,他交待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

  当年有的国家的驻联合国大使向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凭什么就中国的周恩来能享受下半旗的待遇,而其他国家的不能?

  联合国秘书长这样回答他们:你们中间任何一个人只要作到了周的这3点:

  1,周恩来,死后没有留下一分钱的财产

  2,周恩来,死后无一儿一女

  3,周恩来,死后不留骨灰

  我一定在你死后下半旗。

  今日中国,如您所愿

  国人勿忘,向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致敬!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