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跨洋辩论背后,传递了三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一)

“就称这是主持人的战斗吧!”(Call it the battle of the anchors.)

这是纽约时报一篇报道的第一句话。

战斗,那火药味就太浓了。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次辩论,或者更准确地说,就是一次交流。

尤其当其中一位主持人是刘欣的时候——一位我很熟悉的师姐和朋友。

记得我们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大学二年级的她,就从27个国家的37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国际英语演讲比赛的冠军。

非常不简单,要知道,那是在和全世界的竞技,不少对手的母语就是英语。

还必须交代一点,非常荣幸,我和她不仅仅是同行,还是同一个大学同一个学院同一批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是她的外语天赋和勤奋,永远是我们学习却追赶不上的目标。

所以,看到福克斯女主播特丽什·里根(Trish Regan 翠西)和她要辩论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翠西小姐要输了。

原因很简单:

1,从道理上她就输了。中美的事,大家都清楚本质是什么,真相是什么。

2,从情绪上她也输了。翠西的那种张口就来的台风,真要公平辩起来,漏洞太多。当然,前提是公平。

3,从语言上她也输了。一位中国女主持,用对方的母语来辩论,这本身就是中国人开放和智慧的表现。

事实结果也如此。刚才看了,比如一开场,翠西在介绍刘欣的身份时就搞错了。刘欣马上进行了纠正。

翠西有点尴尬。不了解情况,张口就来,这显然是一个漏洞。

双方你来我往交流了一番,翠西总体保持了风度,刘欣更没让人失望,解释了诸多外国人误解的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关税税率、国有企业等等。

比如,她说:

如果通过双方互惠互利相互学习的目的的话,你愿意花钱去买我们的知识产权,那我认为没有任何问题,为什么不呢?我们可以互惠互利,就我个人来讲,我之所以学英文,因为我有一个美国的老师,我跟美国的朋友去学。

确实有人说中国已经变得如此之强大,为什么中国不能像一个成人一样长大点呢,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中国并不是一直想成为弱小的国家,我们也想变得强大,但是真正的目的是你到底怎么去定义发展中国家。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